许家印|恒大掌门|在舞阳钢厂的传奇故事
1958年10月,许家印出生在河南省周口市太康县高贤乡聚台岗村。许家印的父亲抗日的时候是骑兵连的连长,负伤后复员回家,在村子里当仓库保管员。许家印8个月大的时候,母亲得了败血症,因无钱医治去世,许家印成了“半个孤儿”。
家里虽苦,许父许贤高却对许家印的读书不含糊,坚持省吃俭用供许家印读完高中。许家印曾回忆说:“我的小学在没有窗的茅草房中读完,六年里,我都是蹲在一个泥台子上听课并完成作业。高中住校时睡的是大通铺,每人墙上挂个竹筐,里面一年四季的窝头是我全部的粮食。”
可惜,生不逢时,等许家印读完了高中,文革就开始了。没书读,许家印就去了生产队。他像所有的农村娃一样,在家里锄田、种地、割麦、放牛、开拖拉机,还当过村里的”大队治保员”,生产队是集体劳动,吃大锅饭的时候人都来齐了,但是掏大粪时候却没人了,许家印却不讲究,他挽起袖子第一个上去掏粪,让大伙刮目相看。
1977年恢复高考后,凭借着在生产队优良的表现,许家印争取到了上大学的名额,不过,第一年却因准备不足而名落孙山。第二年,许家印发了狠。他住在破房子里,每周背一筐馒头和红薯饼,外加一瓶子盐当口粮。干粮长霉了,洗掉霉点后继续吃。生活非常困苦,1.76米的个子瘦得只剩下90斤。当时的许家印,数理化成绩突出,物理考试总是第一名,其它学科也都是前三。苦读5个月后,1978年,许家印的高考成绩位列周口市前三,终于如愿考入武汉钢铁学院(现在的武汉科技大学),选的是“金属材料及热处理”专业。
1982年,大学毕业的许家印被分配到河南舞阳钢铁厂,如愿成了一名钢铁厂工人。入职以后,别人不愿意干的苦活累活脏活,许家印抢着干,还主动申请到一线热处理车间。许家印的工作是协助车间主任陆岳璋,但他一有空就跑到生产一线顶着超高温学习技术,钻到钢板缝里研究流程,后来总结出了几百个问题,当时,冶金工业部发给舞阳钢铁公司23项奖,许家印一个人就占了6项。机会总是垂青于有准备的人,刚好车间需要提拔一个干部,结果来了不到一年的许家印就升任车间副主任,同来的同学还在当技术员呢,他第三年就从副主任变成了主任。
1982年到1992年,许家印在舞阳钢铁公司呆了10年,这十年里,他几乎没有休息过一天,尤其是在当主任的7年里,大年三十都在车间。不过在车间主任干了7年后,许家印失望了,外面的世界很大,他想去看看。
1992年正好赶上邓公南巡讲话,34岁的许家印辞了工作,揣着2万元的积蓄,只身一人来到特区深圳闯荡。在深圳,许家印选了一家名叫中达的贸易公司,刚去的时候做的是业务员,见到比他小七八岁的小姑娘都要喊声师傅,这让曾经管300多号人的车间主任很不习惯。
幸运的是,许家印依靠一个朋友的贸易项目里分出来的一笔生意,很快为公司赚到了10万元,也借此被提拔为办公室主任。不过,他并不满足于此。一年后,他主动向老板建议跟他熟悉的舞阳钢铁公司合作,由他领衔成立一家新的贸易公司。
许家印的妻子丁玉梅,也是许家印在舞阳钢铁公司工作期间认识的,丁玉梅1957年1月15日出生于安徽,在2017年时,其个人身家已达到210亿,在许家印的传记中,曾有这么一段坦言:“我欠她太多,婚后这么多年,我们有吵架但从没真正翻过脸。别的我不敢说是公司第一,但夫妻感情一直是恒大员工学习的榜样。”
可以说,舞阳、舞钢的十年给许家印后来的人生和事业打下了深厚的基础。
许家印在舞阳、舞钢,还看了很多企出”生产管理三百条”,其中贼有趣的一条是”150度业经营的书,研究过逻辑学和心理学,管理模式就是在此时形成的。他在舞阳钢铁公司热处理车间制定考核法”,即值班人员身体打开的幅度超过150度,就定性为上班睡觉,要接受罚款。又比如,1989年,他专门请人拍摄了一部名为《热处理在前进》的专题片,展示车间工作人员在高效管理下的工作状态,曾被舞钢电视台播出。如今回顾,恒大严格细致的管理制度与善于造势的营销手段,确有许家印在舞阳、舞钢时期的影子。毕竟,人生中贼青春贼美好也贼重要的十年,都是在这里度过,可以说,许家印虽生在周口,但却是在舞阳、舞钢成长起来的,也算是实实在在的从舞阳、舞钢走出去的一位传奇!
本文来源:https://www.wygtjxs.com/gsnews/614.html 转载请注明出处